乳制品
乳制品是指使用乳類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使用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所要求的條件,加入或不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原料加工制作的產品。
乳制品為:液體乳、乳粉和其它乳制品。即乳制品[液體乳(巴氏殺菌乳、高溫殺菌乳、調制乳、滅菌乳、發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脫脂乳粉、部分脫脂乳粉、調制乳粉、乳清粉)、其他乳制品(濃縮乳制品、奶油、稀奶油、無水奶油、干酪、再制干酪、特色乳制品等)]。
應根據工藝流程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要求設置生產作業區,按照潔凈級別劃分為清潔作業區、準清潔作業區和一般作業區,各作業區要有顯著的標識加以區分。不同潔凈級別作業區應進行有效的物理隔離,防止交叉污染。乳制品生產作業區劃分見表2。
廠房內設置的檢驗室應與生產區域分隔。車間內設置的過程檢驗室應符合相關區域衛生要求,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準清潔作業區更衣室應設在生產作業區入口處,進入準清潔作業區的更衣、洗手、消毒順序應符合作業指導書的規定,一般流程為換鞋、更外衣、洗手、更清潔工作服、手消毒。
清潔作業區的入口應設置二次更衣室,并設置阻攔式鞋柜、潔凈服獨立存放及消毒設施等。
進入清潔作業區的更衣順序為換鞋、更一更工服(或不更)、手消毒(或洗手和手消毒)、更清潔工作服、手消毒。更清潔工作服的房間的空氣潔凈度應達到清潔作業區的要求。二次更衣后,需經過互鎖式氣閘室或風淋室進入清潔作業區。
生產企業應根據需要在生產及輔助車間配備空氣調節和凈化系統,使溫度、相對濕度與生產工藝相適應,保證空氣由清潔度要求高的區域流向清潔度要求低的區域,并形成一定的壓力梯度??諝鈨艋到y運行情況應按規定進行檢查維護,有運行記錄。
清潔作業區的供風系統應獨立設置,采用初效、中效、高效(亞高效)過濾器三級過濾,保持清潔作業區室內正壓。
對于通過風動管道運輸的原料或產品進入清潔作業區的空氣,需要設計和安裝適當的空氣過濾系統。
濕法工藝部分生產的過程產品的暫存應在清潔作業區。
清潔作業區與一般作業區之間
通過壓差計測量
≥10Pa
2次/班
換氣次數
通過測定風速驗證換氣次數
通過風速儀測定
≥12次/h
更換高效過濾器時或1次/月
溫度
—
通過溫度表測定
18-26℃a
2次/班
相對濕度
—
通過濕度表測定
≤70%
2次/班
說明:換氣次數通過風速進行轉換后測定。計算公式為:N=3600SV/A,監測時通過風速計算,其中,N:換氣次數(次/h)、S:風口通風面積(m2)、A:車間容積(m3)、V:測得風口平均風速(m/s)。換氣次數適用于層高小于4.0m的清潔作業區。層高4.0m以上的清潔作業區可適當調整換氣次數,但應確保清潔作業區的潔凈度。
a有特殊要求時,按規定。
1.表中各數值均為平均值,單點最大值不宜超過平均值的兩倍。
2.動態監測時可使用多個沉降皿連續進行監控,但單個沉降皿的暴露時間需要大于30min,小于4h,按實際時間計算沉降菌。
3.靜態監測控制要求:空氣浮游菌≤150 cfu/m3,空氣沉降菌≤4cfu/30min/φ9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