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開本輪疫情防控工作第50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進展。
會上介紹,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吉林省多地采取靜態防控措施,各地糧食購銷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但從全年收購進度看,疫情對全省糧食收購的影響是有限的。2021年吉林省糧食產量達到807.8億斤的歷史最高水平,截至3月11日,全省已累計收購新糧595.7億斤,同比增加172億斤,占全省商品量比例80%以上。剩余的近兩成余糧,主要是部分農民準備觀市擇機售糧。據測算,農民待售余糧近90億斤。
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疫情對農民售糧的影響,吉林省糧食部門指導實現社會面清零地區的相關企業,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恢復糧食收購業務。按照吉林省政府4月20日下發的《加快糧食行業復工復產全力開展糧食購銷業務工作方案》要求,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要采取以下幾項具體措施:
一、推進企業全面復工復產。要求各地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主動對接糧食企業,了解困難,幫助做好人員、資金和設施設備等準備工作,指導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確保符合條件的糧食收儲企業立即掛牌收購,做到應開盡開,滿足農民售糧需求。據調度,截至4月27日,全省已有962戶企業掛牌,日均收購量近2億斤,達到常年同期水平。
二、建立省、市、縣三級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24小時服務熱線機制,隨時協調和解決涉糧企業員工返崗復工、糧食經紀人開展經營活動以及糧食企業購銷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
三、與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協調對接,明確糧食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渠道和流程,確保省內跨地區糧食物流通道暢通。
四、及時調整糧食市場監測頻次,將糧食收購進度、農民余糧數量等信息監測,由5日一次調整為每日一次,并做好分析研判。
五、指導農戶科學儲糧。目前,農民手中余糧全部采取立體儲糧,要求各地做好庭院儲糧質量監測,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預警提示,做好安全儲糧的宣傳指導,確保庭院儲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