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大多數食品生產線都裝有金屬檢測機,它們提供了高度可靠且成本相對較低的解決方案,確保消費者獲得不含金屬的產品,并支持用戶實現最大限度保護品牌的愿望。金屬檢測機的工作原理是制造一個磁場,金屬污染物的存在會干擾磁場,這樣就可以將其檢測出來。然而,在許多情況下,產品本身的特性也會干擾磁場。
這稱為“產品效應”,它會影響被檢測產品內的金屬污染物檢測水平。梅特勒托利多金屬檢測系統產品檢測專家 Mike Bradley 解釋說,產品效應比許多食品生產商意識到的要復雜,并解釋了金屬檢測系統供應商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影響。
很多食品生產商并不認為產品效應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加以檢查,一方面會導致無污染的合格產品被金屬檢測系統錯誤剔除,另一方面會導致無法識別實際受污染的產品,并有可能將其送達消費者手中。
很多食品生產商對產品效應的理解很簡單:“濕”產品水份或鹽分含量高,有很強的產品效應;袋裝面粉等“干”產品則不然。大體上可能是這樣,但其他因素(如所使用的包裝類型、產品在生產線上的方向、產品溫度等)也會造成“產品效應”,并對金屬污染物的檢測產生負面影響。市場上通常對這些因素知之甚少。
那么,什么是產品效應,其原因是什么,如何降低呢?首先,我們需要快速了解一下金屬檢測機的工作原理。
金屬檢測機通常有一個線圈裝置,發射線圈與兩個接收線圈并聯且位于兩者之間。發射線圈采用高頻電流通電,產生磁場,從而在接收器線圈中產生電信號。線圈以彼此相反的方向連接,所產生的信號接近于零。這種狀態稱為平衡,此類金屬檢測機也因此稱為“平衡線圈”金屬檢測機。金屬顆?;蛉魏螏Т判曰驅щ娦缘奈矬w通過線圈裝置時,它會干擾磁場,形成一個信號,接收線圈會檢測到,金屬檢測機對該信號進行評估以確認存在金屬。
正是磁性或導電物質(但不一定是金屬)可能產生的干擾會導致產品效應,致使產品檢測中的金屬污染物檢測變得復雜。
以下因素都可能導致產品效應,在產品檢測中使用金屬檢測時應牢記:
水份或鹽分含量
很多食品能夠通過產品中的鹽分來導電和干擾磁場。這些效應可能沒有大多數金屬產生的效應那么強。但是,產品通過高靈敏度的金屬檢測機時,其強度足以對磁場產生干擾,由此產生干擾污染物檢測的產品效應。
不同包裝之間的水份或鹽分含量差異很大,讓問題更加復雜。例如,牛肉的水份和含鹽量因牛肉的不同部位甚至肉品的原產地而異。如果產品經過腌制,這也會導致電導率不一致。
溫度
被檢測產品的溫度會對其影響金屬檢測機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冷凍的濕產品電導率幾乎降至零,與冷藏產品相比,它們產生的信號要小得多。然而,冷凍產品開始解凍時,情況就變了。產品外部會形成冷凝水,電導率和產品信號隨之增強。
產品尺寸與形狀
產品流形狀和尺寸的一致性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一般情況下,包裝產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包裝會發出一致的產品信號。然而,思考一下輸送帶將新鮮的整雞送入金屬檢測系統的情形:它們的尺寸、形狀和重量是否相同?可以想象,其中一些或所有這些特性會有所不同,大塊雞肉發出的產品信號通常會比小塊雞肉的強,這可能會妨礙金屬檢測機尋找污染物。
產品通過金檢機的位置與方向
在生產線上,很難控制產品通過金屬檢測機時的方向。也很難確保產品始終位于輸送機的同一區域,例如處于中心位置或兩側。這兩個因素都會顯著影響產品發出的信號?;氐诫u肉的例子,雞的短邊在前(即頭朝前)通過金屬檢測系統,它向檢測機呈現的信號要小于長邊在前的雞。
這使得金屬污染物的檢測更加復雜,就像雞在輸送帶上的位置一樣。金屬檢測機開口中間的磁場最弱,靠近兩側的位置磁場最強。因此,與從靠近側部通過檢測機的產品相比,通過開口中間的產品遇到的磁場較弱,其自身的電導率對金屬污染物檢測效果也有不同的影響。
產品的一致性和密度
這是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產品的一致性和密度會影響產品向金屬檢測機傳遞的信號。食品中某些成分的比例變化(如肉類中的骨頭含量)會影響密度和一致性,并因此影響金屬檢測機上的產品效應。這是檢測方便食品等產品的最大挑戰之一,方便食品的原料密度和一致性不同,原料數量與比例也不同(如同一托盤中的土豆泥、香腸和肉汁),它們通過檢測機的開口時,可能會呈現截然不同的產品信號。
包裝材料
這個因素經常被忽視,可能是因為很多包裝材料對金屬檢測機的靈敏度影響很小或者沒有影響。但是,如果包裝中有金屬薄膜(通常是聚丙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上有薄薄的鋁涂層),電導率相對較高。金屬薄膜會干擾磁場,并可能極大地影響金屬檢測性能,使其更難以檢測實際的金屬污染物。解決這個潛在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在用金屬薄膜包裝產品之前檢測產品。使用喉式金屬檢測系統也有助于對采用金屬薄膜包裝的產品進行有效的污染物檢測,盡管這些類型的系統并不適合所有應用。
技術如何幫助降低產品效應
使用正確的金屬檢測技術對于克服“產品效應”至關重要,正確加以運用還會對您的運營效率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例如,采用正確的系統將大幅降低工廠的誤剔除率及由此產生的廢品量。您也會對自己的產品檢測機制及合規性更有信心。
處理產品效應的一個方法是改變金屬檢測機的工作頻率。系統的工作頻率設置最低 25 kHz,最高 1 MHz,但在選擇高頻率或低頻率時需要進行權衡。高頻率對小金屬污染物更敏感,但對產品效應也更敏感,如果產品效應較大,會嚴重影響檢測能力。隨著產品效應增強、檢測能力降低,往往就要使用較低的頻率。
近些年來出現了 MSF(多頻同步)金屬檢測機,這些系統可以同時使用兩個或多個頻率的組合,減少了產品效應、最大工作頻率和金屬檢測機靈敏度之間的這種取舍。先進的甄別技術可以使用多個頻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品信號,在檢測產品效應較大甚至很明顯的產品時,用戶可以實現高頻率檢測的優點。
目前最先進的金屬檢測機配有專用型數字信號處理器,可處理相位區分和其他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這些系統與 MSF 技術相結合,能夠有效去除產品信號,從而檢測更細小的金屬污染物。
一種常見的技術方法稱為“相位區分”。它可以分離或“甄別”信號,了解其特性后減小或忽略產品信號,同時放大金屬污染物信號。
這些技術發展讓食品生產商更有信心克服各種原因造成的產品效應挑戰,并將金屬檢測系統作為產品檢測的關鍵組件進行部署。由于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他們應當和出色的金屬檢測系統供應商討論自己的需求,幫助確定正確的技術選擇,從而更好地檢測污染物,不受產品效應影響,恪守極高的食品安全標準。
點擊此處,下載該主題的白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