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部門預報,今明兩日河南省黃河以南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本輪降雨對河南省小麥生長有何影響,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信陽、南陽和駐馬店是小麥赤霉病高發地區,本次降雨是否會造成赤霉病病原菌大規模侵染?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研究員毛鳳梧說,赤霉病最容易在小麥揚花期侵染,碰上陰雨天更易大規模發生。進入4月份以來,豫南麥區抓住晴好天氣防治小麥條銹病和赤霉病,已全面防治過兩遍,目前豫南麥區大部分小麥已進入籽粒形成和灌漿初期,赤霉病侵染風險大大降低。
“信陽小麥種植面積469.2萬畝,赤霉病預防面積621.5萬畝,大部分麥田在4月上旬已防治過兩次。4月22日晚,信陽局部地區遭遇短時強降雨天氣,目前看赤霉病并未成害。”信陽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胡克光說。
盡管目前赤霉病沒有大面積發生,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專家分析研判,對于南陽、信陽、駐馬店等豫南麥區,前期防治時機不準、作業質量不高、揚花尚未結束的麥田,雨前要進行二次噴藥補防;平頂山、許昌、周口、商丘、開封等豫中豫東麥區,小麥正處于抽穗揚花期,要加快防治進度,爭取在雨前將揚花麥田普防一遍,雨前沒有預防的,雨后抓緊全面噴防;豫北、豫西地區要根據降雨過程及與小麥抽穗揚花期吻合程度,適時開展赤霉病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病害流行風險。
“豫南麥區尤其是稻茬田,土壤黏重,地下水偏高,強降雨天氣容易積水形成漬害。”毛鳳梧表示,豫南麥區大部分正處在灌漿初期,田間積水會影響小麥灌漿,要及時清理疏通麥田“四溝”,確保積澇能排,減輕漬害損失;小麥一旦發生倒伏,要結合病害防治進行葉面噴肥,促進籽粒灌漿,減小倒伏麥田損失。
記者了解到,本次降雨預報發布后,河南省氣象局、省植保站和省農技推廣總站緊急組織專家會商,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及時印發了《進一步加強小麥赤霉病防治及麥田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農技人員和河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下沉一線,全過程全環節精準指導農民加強麥田管理,盡最大努力減小本次降雨對小麥生產帶來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