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來到第一食品網! 登錄 免費注冊
第一食品網手機站
55家應急蔬菜生產保障基地,助攻打贏抗疫“菜籃子”保衛戰
2022/4/2 17:35:00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閆虹瑾
編輯:小碗

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今年3月初,吉林省多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省農業農村廳迅速啟動“菜籃子”應急保障機制,55家30畝以上在田生產的規模棚膜園區完成戰時轉換,升級成為“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全省各蔬菜生產基地積極內部挖潛,擴大地產溫室蔬菜生產,幫助老百姓拎穩了“菜籃子”,打贏抗疫“菜籃子”保衛戰。

“就算賠錢,也要多種小白菜”

3月初,正值東北地區溫室蔬菜生產倒茬期,依照往年生產慣例,棚內二茬菜多是移栽定植西紅柿、黃瓜、豆角等果類蔬菜。

疫情發生后,省農業農村廳發出“動員令”,引導農民搶種小白菜、芹菜、菠菜等速生葉類蔬菜和擴大芽苗菜生產,快速供應市場。

在長春市綠園區榮發現代農業園區,生產技術人員找到園區負責人孫亞娟,反映倒茬空閑的7個棚室,如果全部臨時由西紅柿改種白菜話,那么下一茬將無菜可種,損失較大。

孫亞娟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候,咱們就算賠錢,也要多種小白菜。”

疫情初期,吉林省搶種的近萬畝各類葉類速生蔬菜,現在長勢喜人,近日將陸續采收上市。

“寧可讓會員罵,也不能寒了老百姓的心”

近年,吉林省內部分棚膜園區多采取綠色、有機種植模式,蔬菜產品品質優良上乘,市場營銷策略也多以會員定單為主。

疫情發生后,特別是長春市區多處居民社區采取封控管理后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引導各地棚膜園區就近就便全力保障封控管理社區“菜籃子”消費需求,讓更多普通群眾吃上安全、放心的“吉林菜”。

長春市公主嶺市恒通生態農業園區負責人徐麗輝得知市區內某居民小區因緊急實行封控管理措施,一些居區家中儲備蔬菜嚴重不足情況后,立即安排人員采摘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優質蔬菜,當日就將57個有機蔬菜包和122個水果柿子直接配送到社區,價格也由會員價25元每斤直降到10元左右。

徐麗輝說:“我們寧可讓會員罵幾句,也不能讓老百姓因吃不上菜而寒了心。”

“包吃包住還漲工資,要讓農民多掙錢”

受疫情影響,一些常年在外地打工的農民出不了村、進不了城,易影響家庭經濟收入。對此,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地落實分類分區精準防控要求,有序組織非重點涉疫地區農民到本村屯的棚膜蔬菜園區打工就業,既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也同時幫助園區解決了“用工難”問題。

疫情期間,在四平市梨樹縣六之維草莓種植園區,200多位臨近村民來到園區里打工,單日工資比平時高了30~50元不等。園區負責人王保忠介紹,為保證生產安全,農民在園區打工不僅要安排好吃住,工資也了漲不少,要盡可能地讓農民多掙錢。

“雖然入不了村、進不了棚,但不見面也能搞服務”

疫情期間,正值吉林省棚室蔬菜生產茬口轉換、果類蔬菜移栽定植、瓜菜秧苗嫁接的關鍵時期,廣大農民亟需農技專家指導服務。

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菜籃子”生產網上“雙百共建”行動,將省內109位蔬菜生產專家和176家蔬菜生產基地組網建群,通過手機微信視頻專家為農民答疑解惑,遠程“會診”服務。

3月23日,通過網絡平臺直播形式開辦全省春季“菜籃子”生產“云課堂”,9.5萬農民坐在家中參加培訓。

省農業農村廳園藝特產處負責同志介紹說:“按照當前疫情防控要求,我們雖然進不了村屯、跟農民見不上面,但通過現代網絡媒介,一樣可以送技術、搞服務,做到疫情防控與‘菜籃子’生產兩不誤”。

目前,吉林省各地棚室蔬菜生產形勢穩中有增,作物生長發育好于常年。截至3月底,全省在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15萬畝、單日地產蔬菜采收上市90.6萬斤,分別高于上年6.3%、4.1%,為疫情期間人民群眾生活的“菜籃子”裝上了更多更優質的“吉林菜”。

免責聲明
第一食品網 遼ICP備2021005939號-1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遼B2-20210315 遼公網安備 21020402000193
Copyright @ 2003 - 2022 foods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ebmaster@foods1.com 熱線電話: 0411-84542000(12線中繼)
人c交zoozoo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