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守住了產品的品質,就守住了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作為白酒行業領軍企業,五糧液始終將質量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成為白酒行業唯一四度問鼎中國質量管理領域最高榮譽的企業。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表示,五糧液將繼續堅守品質為先,堅持守正創新,狠抓精細管理,促進提質增效再升級,夯實五糧液發展核心競爭力,為打造白酒行業品質建設標桿多做貢獻。
全國質量獎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獎項,在國內外質量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
1990年,五糧液榮獲“國家質量管理獎”(“全國質量獎”前身),2003年、2011年、2021年榮獲“全國質量獎”,每次獲獎,都是沉甸甸的榮譽,更是國家專業質量機構對五糧液人堅守工匠精神,崇尚科學,以卓越品質擦亮民族品牌艱辛付出的認同。
從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嶄露頭角至今,五糧液已先后獲得國家名酒、中國最佳誠信企業等上百項國內國際榮譽。
質量,始終銘記在每一位五糧液人心中。因為,有了質量,才會有市場、有效益、有規模、有品牌,才會有今天的千億五糧液。五糧液參評“全國質量獎”的歷史,也是一部民族品牌的成長史。在市場經濟的浪潮里,競爭脫穎而出的五糧液認為,質量,不僅在釀酒工手中,更在消費者心里,只有不斷攀登質量高峰,才能永葆“五糧液”金字招牌。
關鍵時刻選擇“質量獎”最難一次三年才評上
從1989年五糧液第一次參加評選“國家質量管理獎”,到而今第四次榮獲“全國質量獎”,五糧液質量管理部部長蘭梅參與并見證了全過程。
上世紀80、90年年代,國家推出了兩個獎,一個是“經營獎”,另一個是“質量獎”。當時,改革開放不久,剛解決溫飽問題,全社會熱衷于經營,對質量管理認識還不到位,許多企業都去參加熱門的“經營獎”評選,而地處西南群山里的五糧液,作出了一次關鍵抉擇,參加“國家質量管理獎”評選。
當時,五糧液認為,作為食品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需要靠產品說話,而產品有無競爭力,關鍵靠質量。五糧液認為,一個企業要走得遠、走得高,必須靠現代化的管理體系來規范,夯實質量基礎,才能適應市場經濟,成為現代企業。
于是,五糧液拜師“國家質量管理獎”,以管理獎為標桿,逐條對標解決問題,全面提升五糧液質量管理水平,經過一年努力,于1990年成功獲獎。
2000年,國家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評選“全國質量獎”時,引入了卓越績效模式。當時,參評的企業很多,五糧液連續兩年都沒評上,但五糧液沒有放棄,堅持對標創建“全國質量獎”的評選準則,從企業愿景和使命、戰略及目標、關鍵成功因素、財務、顧客、市場、內部運營、車間班組管理等方面,對照卓越績效模式,逐一改進,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最終2003年,榮獲新標準下的“全國質量獎”。
2021年參評,五糧液持續完善“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同時,科學梳理品牌體系,進一步優化產品和品牌結構,構建起以501五糧液、經典五糧液、第八代五糧液為核心產品的產品體系,重點培育五糧濃香戰略品牌和五糧濃香區域性重點品牌,提高了五糧液產品的純正性、一致性、等級性和品牌辨識度。
“每次爭創‘全國質量獎’都不是重復,創獎的標準在不停提升,管理也隨之不斷進步。”蘭梅說,通過創獎,五糧液形成了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首創糧食、包裝材料裝備自動化及產供用全程管控,建設行業標桿的信息化追溯系統,打造行業領先的國家級白酒檢測中心,確保了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企業標準高于國家標準 不容任何瑕疵影響質量
一次,五糧液領導準備出國訪問,需要制作伴手禮,盒裝紅、黃、咖啡三種不同顏色陶瓶小酒。供應商根據五糧液需求,送來樣品,五糧液質量管理部檢測發現,紅瓶鉛含量微略超標。
供應商急忙找上海權威機構檢測,檢測結果合格。當時,供應商不理解,為什么國家權威機構檢測都合格樣品,到了五糧液卻不能通過。
原來,五糧液為了食品安全,制定了高于國家標準的陶瓶包裝材料檢測標準。供應商在燒制陶瓶的時候,1200度的高溫,鉛揮發充分,三個瓶能達到五糧液標準,但是紅色高溫燒制,顏色會變暗不夠明亮,因此,第二次燒制時,供應商降低了紅瓶燒制溫度,未能充分揮發鉛,導致紅瓶不合格。
找到了問題癥結,五糧液還攜手供應商共同提升技術,解決質量問題。
五糧液公司認為,只有與供應商共同進步,才能整體保證產品質量,取得共贏。因此,五糧液還制定了專門制度,以五糧液公司的質量標準體系促進供方做好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幫助其做強做大,與五糧液公司共推質量進步。
同時,五糧液作為全國濃香型白酒標準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在強化標準引領行業的同時,制定并執行嚴于國家要求的企業標準,全程控制管理,不斷改進提升,確保產品品質始終處于行業前列,成為兩度榮獲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的企業。
質量在每位員工手中 堅守傳統與現代提升質量
五糧液的質量,在生態自然。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在宜賓匯流,獨特的氣候、土壤、水源“三位一體”的自然條件,為高品質白酒釀造提供了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生態環境。
五糧液的質量,在田間地頭。千百年來,五糧液不斷尋找,最終確定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融合其精華,釀出了世人傾倒的五糧美酒;五糧液率先在省內外建設100萬畝專用糧基地,構建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實現原糧100%可預檢、可追溯、可管控,保證釀酒專用糧的供應。
五糧液的質量,在制曲、烤酒、勾調、包裝等每一個釀酒環節,在每一個員工的手中。“‘品質五糧液’的鑄就與傳承離不開一代代工匠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曾從欽說。
為能釀出一杯合格的五糧液,時至今日,五糧液的釀酒工人依然在濕熱的釀酒車間,頂嚴寒、冒酷暑,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釀造工藝,嚴格把控釀酒的每一個工序;五糧液有許多優秀的釀酒工,聞一聞窖房內的香氣,抓一把糟醅嘗嘗,就能知道產酒好不好,他們把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種工匠精神,在五糧液代代相傳。從獻出“陳氏秘方”的鄧子均,到勾調大師范玉平、范國瓊父女,再到數百個釀酒班組數萬名釀酒工人,身上無不流淌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
“用心不計代價、用工不計成本、用時不計歲月”,去釀造每一瓶好酒;以“老老實實、一絲不茍、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鑄造五糧液這張飄香世界的民族品牌和“中國名片”。
除堅守傳統工藝和工匠精神,五糧液還堅守科技和科學管理釀好酒。
規范流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才是品質穩定、品牌長青的關鍵。曾從欽表示,要強化技術對產品質量的支撐,技術、生產、質檢三位一體,為消費者奉獻更多高品質美酒。五糧液投資4億元建設國家酒檢中心,采購世界一流的檢測類專業設備,快速分析檢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建立了五大質量管理體系,做好質量過程管理;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實施質量安全數字化管理。
2020年,五糧液成為中國質量協會41年歷史上首家來自酒業的副會長單位,榮獲亞洲質量最高榮譽的亞洲質量網組織(ANQ)“亞洲質量卓越獎”。
質量之路,永無止境。未來,五糧液將繼續落實“四個最嚴”(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要求,持續深入推行卓越績效模式,培育發展核心動能,賦能品牌核心優勢持續增長,進一步擦亮民族品牌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