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開足馬力的生產車間、紛至沓來的海外訂單、熱火朝天的開拓勁頭……寒冬臘月,延邊州出口企業里到處是喜人的忙碌場景。“今天,我們將有500箱貨物搭乘中歐班列發往歐洲,預計一周左右就能擺上國外消費者的餐桌。“土特產”闖進“大世界”,接二連三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在延邊州并不止這一家企業。關注細分市場,從供給側發力改革,延邊地區的小煎餅產業在努力做好產品的同時,逐漸走出了一片廣闊新天地。從民間美食走向海外市場,在延邊州地區還有很多。除了做好質量,作為鮮食產品,快速流通、保持最佳口感傳遞到消費者手中尤為重要。作為世界主要泡菜出口加工地,延邊州平均每年加工出口泡菜近200噸。國際市場穩定向好、企業創新動力十足,相關部門政策給力……相信未來,延邊州特色產品出口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開足馬力的生產車間、紛至沓來的海外訂單、熱火朝天的開拓勁頭……寒冬臘月,延邊州出口企業里到處是喜人的忙碌場景。
“今天,我們將有500箱貨物搭乘中歐班列發往歐洲,預計一周左右就能擺上國外消費者的餐桌。”敦化市一出口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在海關等部門的扶持下,企業迎來了諸多海外市場的布局機遇。“目前,產品已成功出口到6個國家,而且訂單數量每年都在穩步提升。”
“土特產”闖進“大世界”,接二連三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在延邊州并不止這一家企業。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1月—11月,延邊州進出口貿易額128.8億元,同比增長近25%。其中,本地特色農產品和水產品增長尤為明顯。
供給側發力 做好產品是關鍵
走進延邊州一家煎餅加工企業,記者的目光第一時間就被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所吸引,玉米面的、水果味的、添加堅果的……從沒想過煎餅能有這么豐富和新穎的種類。
“我們出口的煎餅,在傳統玉米面煎餅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創新,不僅在產品規格上研發出開袋即食的小包裝煎餅,同時針對不同人群豐富了產品的口味,新研發的海苔、木耳、藍莓等十幾種口味的煎餅在海外贏得青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21年以來,該企業已順利出口雜糧煎餅145噸,銷往越南、意大利等8個國家。
關注細分市場,從供給側發力改革,延邊地區的小煎餅產業在努力做好產品的同時,逐漸走出了一片廣闊新天地。據了解,目前,延邊州僅敦化一市,煎餅加工企業就已由原來的100多家增長到500多家,產能超1500噸。今年前11個月出口量已經超過230噸,貨值超460萬元,同比增長近41%。
從民間美食走向海外市場,在延邊州地區還有很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煎餅、泡菜、明太魚等具有延邊特色的產品出口同比增長超三成。成績的取得除了企業自身銳意進取,也離不開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據悉,為保障這些特色產品能夠“優出”“快出”,延吉海關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強企業監管核查和檢驗檢疫作業結果運用,建立企業管理動態機制,引導企業發揮主體責任規范管理。同時,對轄區企業進行分類指導,重點幫扶,突出監管重點,加大放行效率,進一步助力當地實現以產品出口帶動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把好質量關 跑出通關“加速度”
鹽漬車間里,一個個鹽漬池腌制著白菜、大蒜、辣椒、蘿卜、桔梗等不同產品;流水線上,工作人員正將腌制好的辣椒取出送到分選清洗、包裝車間,經過高溫殺菌、打包等多道工序后即將運往韓國……走進延邊某泡菜生產企業的現代化加工區域,到處是高品質、規范化的作業流程。
“我們公司每年平均出口泡菜80多噸,隨著海外國家‘宅經濟’興起,出口訂單又有攀升趨勢,尤其是小袋泡菜的銷量提高明顯,生產信心大為提振。”該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持續穩固國外市場,擦亮品牌,企業不斷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在原料采購、衛生安全等方面我們都努力做到最好,從源頭把控住泡菜的品質。”
除了做好質量,作為鮮食產品,快速流通、保持最佳口感傳遞到消費者手中尤為重要。“因為疫情原因,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出口時效比過去要長3至4天,大大增加了我們的貨運周期。好在延吉海關及時伸出援手,從多環節幫我們壓縮時間,最終讓我們在出口路上跑出了‘加速度’。”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的通關時間大幅壓縮,對保住海外訂單并擴大出口十分重要。
作為世界主要泡菜出口加工地,延邊州平均每年加工出口泡菜近200噸。據悉,為支持該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延吉海關“監管”與“服務”雙管齊下扶持產業健康發展。一方面,實施“一企一策”,針對不同出口食品企業量身定制不同的出口幫扶計劃;另一方面,嚴格執行進出口食品產品監督抽樣與風險監測,從生產的關鍵環節入手,指導企業改善衛生條件、改良工藝流程,提升自檢自控能力,擴大泡菜制品出口優勢,助力延邊泡菜香飄海外。
打好“組合拳” 疏通瓶頸解難題
延邊州作為世界主要明太魚加工地,每年加工明太魚6萬多噸,韓國80%以上的明太魚來自延邊州。最近正值明太魚出口旺季,但因國際市場變化,出口國外的貨船“一船難求”,貨物出不去,大量積壓在倉庫,企業經營陷入艱難。
在了解到企業面臨的困難后,延吉海關迅速安排專人對接,通過風險研判,綜合考慮明太魚生產加工作業特點和企業近期同類商品監管情況,先是減免部分企業加工貿易手冊二次延期的部分保證金,保全企業部分現金流,維持生產運營,等待船期出口。同時針對已“搶”到船期出口的貨物,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通過遠程輔助監管,第一時間出具植物檢疫證書,并指導企業完成出口申報,將原來至少兩天的出證、報關時間,壓縮至兩個小時以內。
此外,針對部分進口國對水產品衛生證書的變更,指導企業申報的同時及時更新證書擬制發放流程,多措并舉,確保企業產品按期交付出口。“多虧了這部分回流的資金,讓我們撐到了船期,這批明太魚從申報到發貨,用時不到兩個小時,要是繼續在倉庫積壓,成本太高不說,我們還要因為延誤出口賠付幾十萬元的違約金,一些長期合作的客戶就流失了。”延邊某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梁軍對記者說。
作為延邊地區對外貿易的“守護者”,延吉海關不斷根據當地產業特點搶抓機遇,持續在推動當地特色產品出口、特色業態壯大以及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力量。今年該關建立“5+2”無假日申報、隨報隨檢、容缺變更工作機制,積極打造特色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延吉海關共監管明太魚及其制品7.6億元,同比增長47%。
國際市場穩定向好、企業創新動力十足,相關部門政策給力……相信未來,延邊州特色產品出口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