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2月29日,黑龍江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聞發布會在哈爾濱召開。一是穩面積。二是調結構。三是提品質。四是抓要害。五是上科技。六是育主體。孫化庫說,黑龍江省將堅持全年全過程防災減災,做好糧食減損工作,努力再奪糧食豐收,讓中國人的飯碗裝更多優質糧。
12月29日,黑龍江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聞發布會在哈爾濱召開。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化庫就黑龍江省繼續扛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責任情況進行了介紹。
孫化庫介紹,2021年,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戰勝了局地疫情、農資價漲、局地旱澇等不利因素影響,糧食生產喜獲“十八連豐”。據統計,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均創歷史新高,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826.9萬畝,比上年增加169.4萬畝,比年初國家下達任務多136.9萬畝,占全國新增糧食播種面積13.1%;糧食總產1573.5億斤,占全國糧食總產的11.5%;比上年增加65.4億斤,占全國糧食增量的24.5%,糧食總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地位更加穩固。
日前召開的黑龍江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工作部署,明確了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強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等重點工作任務。這既體現了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的政治擔當,也為2022年“三農”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
2022年,黑龍江省將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產,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和品牌農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具體來說,要重點采取六項措施。
一是穩面積。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壓實工作責任,分解落實任務,嚴格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嚴禁耕地撂荒,確保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
二是調結構。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優化調整種植結構。作為全國優質大豆主產區,要大力實施大豆產能提升工程,擴大耕地輪作試點,在地下水超采區、低質低效和井灌稻區開展稻改豆輪作試點,著力擴大大豆播種面積,挖掘大豆單產潛力,努力提高優質大豆供給能力。
三是提品質。深入開展種植業“三品一標”行動,重點在優化升級品質上下功夫,發展高賴氨酸、高淀粉和鮮食玉米等專用型品種,發展適口性好的優質粳稻,發展高產優質高蛋白食用大豆,發展強筋品種小麥。推動綠色、有機食品發展,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9100萬畝。
四是抓要害。堅持藏糧于地,大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100萬畝。堅持用地養地相結合,大力推廣以秸稈還田為核心的黑土地保護“龍江模式”“三江模式”,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能力。扎實推進種業振興行動,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進一步挖掘良種對糧食增產的潛力。
五是上科技。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推廣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業機械,集成組裝技術模式,不斷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深入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全面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促進糞肥還田利用,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六是育主體。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向規模經營要產量。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2022年,全省農業生產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3000萬畝。
孫化庫說,黑龍江省將堅持全年全過程防災減災,做好糧食減損工作,努力再奪糧食豐收,讓中國人的飯碗裝更多優質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