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稻谷歸倉,香橙滿山。推進鄉村振興,湖南起步早、干勁足、步伐穩。一株辣椒苗,“種”出億元村。今年7月,湖南公布10個特色產業小鎮名單,樟樹港鎮榜上有名。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宜居宜業,鄉村實現“美麗”轉變
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山寨村,頓時被眼前的情景迷住了。山寨村的美景得益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宜章縣燕子巖自然村,七彩滑道、星空屋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堅持規劃引領、示范創建先行,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協同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漫步三湘四水,一幅“魚蝦水上窺朝日,花果云邊醉晚風”的“畫卷”正徐徐鋪開。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未來。走進醴陵市板杉鎮寨下村,成片的艾草此起彼伏。今年9月,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21年“湖南省十佳農民”名單。如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熟悉市場的新型農民,正成為全省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稻谷歸倉,香橙滿山。初冬時節,三湘大地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11月15日至19日,“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鞏固攻堅成果 邁向鄉村振興”重大主題宣傳活動走進湘陰、醴陵、常寧、江華、宜章等5縣(市),感受湖南鄉村振興征程中的火熱場景。
推進鄉村振興,湖南起步早、干勁足、步伐穩。跟隨采訪團的腳步,記者在湖畔塘邊、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看到,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景象。
特色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11月16日,樟樹港辣椒核心種植區岳陽市湘陰縣樟樹港鎮文誼新村,村民正忙著育苗、備耕,為明年辣椒上市做準備。
一株辣椒苗,“種”出億元村。樟樹港鎮與省農科院、湖南農大蔬菜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建立辣椒品種繁育基地、辣椒產業院士工作站,辣椒品質逐年提升,產業鏈逐漸拉長,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今年7月,湖南公布10個特色產業小鎮名單,樟樹港鎮榜上有名。今年10月,農業農村部公布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名單,樟樹港鎮文誼新村上榜。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支撐。湘陰縣鶴龍湖鎮20年精心照料,養肥一只“蟹”;江華瑤族自治縣“愛情小鎮”水口鎮挖掘瑤族文化產業價值,走出了一條特色文旅發展之路;宜章縣玉溪鎮,萬畝臍橙園,成為“聚寶盆”;常寧市西嶺鎮大力發展油茶種植,大發“油”財,成功入選全省首批特色產業小鎮。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湖南出臺《關于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一特兩輔”特色產業發展規劃,打造“崀山臍橙”等5個片區品牌。目前,全省51個脫貧縣有3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8個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省級示范片,省級以上龍頭企業330家、農民合作社47721家。
宜居宜業,鄉村實現“美麗”轉變
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山寨村,頓時被眼前的情景迷住了。超百年樹齡的老樟樹郁郁蔥蔥,黃墻紅瓦的民居藏于樹蔭間,屋前綠植環繞,雞鴨等家禽不時在籬笆間探出頭頸。
山寨村的美景得益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宜居宜業新農村。湖南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千村美麗、萬村整治”工程、“同心美麗鄉村”建設,一批美麗鄉村、秀美屋場、五美庭院在三湘大地不斷涌現。
宜章縣燕子巖自然村,七彩滑道、星空屋等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左宗棠故里湘陰縣燎原村,將“左公文化”融入村莊改造、景點打造之中,“治陋習、樹新風”蔚然成風……
“堅持規劃引領、示范創建先行,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協同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省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說,今年,湖南省將完成6827個村莊規劃編制,改(新)建農村戶廁100萬個、農村公廁1000座。
漫步三湘四水,一幅“魚蝦水上窺朝日,花果云邊醉晚風”的“畫卷”正徐徐鋪開。宜居宜業,鄉村正在向“美麗”轉變。
放眼觀市,新型農民“地里刨金”
宜章縣莽山瑤族鄉西嶺村跳石子村趙王保一人有3個頭銜:黑豚養殖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負責人、農業公司法人代表。
2015年,趙王保帶領村民成立跳石子種養專業合作社,探索出“公司+合作社+項目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入選2021年湖南基層改革探索100例。
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未來。湖南創新鄉村引才、聚才、鑄才、育才、扶才、優才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通過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一批像趙王保一樣由原來的“地里刨食”轉變為“地里刨金”的新型職業農民在全省各地不斷涌現。
走進醴陵市板杉鎮寨下村,成片的艾草此起彼伏。去年,寨下村村民龍新平回鄉創業,帶領村民種植艾草,建成全自動艾葉提絨車間、艾草精油提煉車間和成品包裝車間,帶動周邊6個鄉鎮艾草種植面積達4000畝。
今年9月,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21年“湖南省十佳農民”名單。龍順英等10名懂技術、善經營,對當地農業農村發展具有帶動示范作用的新型職業農民獲得表彰。
如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熟悉市場的新型農民,正成為全省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