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十萬畝高標準良田示范園區內,田成方、渠成網。“如今地變‘聰明’,人變‘懶’了。種地更輕松,更掙錢了。李曉東陷入了迷茫:播種、施肥、收儲、運輸,哪個環節出差錯都不中。不久,漯河市為保障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探索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加入聯合體好處太多了。“今年已經給聯合體內的面粉廠提供了3000噸小麥,還有2000噸暫時存在庫里,等忙完這陣兒就給他們送過去。李曉東的麥子優質優價,依靠的就是聯合體里的南街村面業。“我們一年面粉用量達9萬噸,都由聯合體中的南街村面粉廠特供。“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目前,漯河市食品產業年收入近20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4.5:1。近年來,河南發揮優勢,農食融合發展成效顯著。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5年,河南將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牢牢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眼下,河南秋播已經結束。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十萬畝高標準良田示范園區內,田成方、渠成網。地頭,婷佳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曉東熟練地駕駛無人機噴灑農藥。
“如今地變‘聰明’,人變‘懶’了。”李曉東笑著說,高標準農田內,攝像頭、紅外設備實時監測莊稼生長狀況,“莊稼渴不渴、有沒有病蟲害,手機上清清楚楚,手指一點就能自動澆地。”
種地更輕松,更掙錢了。這幾年,李曉東這樣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從企業下崗后他投身農業,規模一直不大。2015年,當地高標準農田建成,完備的設施讓他有了底氣。李曉東大著膽子流轉3600多畝地,嘗試規模種植。當年,由于下雨沒地方晾曬,小麥全生了芽,一年就虧了五六十萬元。
李曉東陷入了迷茫:播種、施肥、收儲、運輸,哪個環節出差錯都不中。這么多環節,咋能都兼顧過來?
不久,漯河市為保障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探索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李曉東看到了希望。聯合體串起食品企業、合作社、種子公司、種植養殖戶等上下游環節,打造種養業全產業鏈。
“加入聯合體好處太多了。” 李曉東掰指頭算賬:用專用種子一斤便宜15元,耕地便宜10元,收割時農機有保障,收完直接從地頭拉到面粉廠,1斤比市場價高1毛錢。
“今年已經給聯合體內的面粉廠提供了3000噸小麥,還有2000噸暫時存在庫里,等忙完這陣兒就給他們送過去。一年單小麥就能多賺30來萬元。”李曉東說。
李曉東的麥子優質優價,依靠的就是聯合體里的南街村面業。南街村是漯河市“三鏈同構”的基地之一,以南街村面業為龍頭,上下游有近10個行業,從糧食、科研所、種子公司、種糧大戶到糧庫、糧食加工、食品加工、市場反饋等,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
“我們一年面粉用量達9萬噸,都由聯合體中的南街村面粉廠特供。有高質量的面粉,才有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的南街村方便面。”廠長張太宇介紹,南街村方便面廠擁有年產9萬噸方便面生產能力,年銷售額達7.9億元,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東南亞、蒙古、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漯河市把“三鏈同構”作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抓手。臨潁縣先后建成6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吸納108家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帶動全縣發展小麥、玉米高品質原料基地50萬畝。
目前,漯河市食品產業年收入近20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4.5:1。全市100余家龍頭企業、200多家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加入農業聯合體,年產值900億元,輻射帶動農民25萬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
近年來,河南發揮優勢,農食融合發展成效顯著。河南大力發展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分別發展到19.3萬家、25萬家、12.5萬家,適度規模經營占農村承包地比重達69.3%。同時,全省圍繞面、肉、油、乳、果蔬五大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207家,產值達1.16萬億元,利潤總額、上繳稅金、從業人員數均占全省規上工業總數的三成以上。河南,正實現由“中原糧倉”到“國人廚房”“世人餐桌”的歷史性轉變。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5年,河南將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牢牢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全省將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口糧生產、糧食儲運、食品加工、農業裝備、農業科技、農產品期貨“六大中心”,讓糧食生產這張王牌更加閃亮、這個優勢更加彰顯。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培育種業龍頭企業,打造現代種業強省,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中展現河南擔當。
眼下,河南秋播已經結束。8000多萬畝小麥正在破土、發芽。中原大地期待來年再迎一個豐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