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是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畜產品供應。二是發展“公司+農戶”模式,引領小戶可持續發展。三是構建“種養循環”體系,解決養殖戶后顧之憂。四是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為養殖戶保駕護航。2021年,綿竹市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為養殖戶營造安全的生物環境。五是探索生豬價格保險,政策引導為養殖戶兜底。今年以來,全國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豬價,生豬行業生存環境堪憂,亟待政策干預。
一是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畜產品供應。
切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調整成立非洲豬瘟應急防控和恢復生豬生產指揮部,統籌協調安排部署綿竹市非洲豬瘟防控和生豬生產工作。同時,將44萬頭生豬出欄目標任務及25.5萬頭生豬存欄任務分解到各鎮(街道),并將目標任務納入考核;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堅決完成生豬生產目標任務,確保綿竹市畜產品價格穩定。
二是發展“公司+農戶”模式,引領小戶可持續發展。
當前,畜禽養殖行情持續低迷,為實現畜禽生產平穩發展,綿竹市大力發展“公司+農戶”模式,引導生豬養殖戶與德康、正邦、正大、雙胞胎等集團公司合作;引導肉雞養殖戶與邦禾、新希望、溫氏等集團公司合作,通過“公司+農戶”模式,進行保底收購代養,給予合作農戶一定代養費,通過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共同抵抗行情風險。
三是構建“種養循環”體系,解決養殖戶后顧之憂。
2021年,綿竹市完成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通過項目實施,綿竹市建成了畜禽養殖糞污集中收集處理中心,具備了對畜禽糞污集中收集處理能力;建立了有機肥加工廠,實現糞污深度加工。綿竹市以畜禽養殖糞污集中收集處理中心為依托,通過收運—處理—還田模式,沼渣沼液運送到田間地頭,形成了縣域內“大循環”的糞污處理模式。同時,建立了養殖場與周邊種植戶合作的種養“小循環”模式,持續推廣“畜—沼—糧(菜、果)”等種養循環模式,實現種養業收益雙贏。
四是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為養殖戶保駕護航。
2021年,綿竹市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為養殖戶營造安全的生物環境。一是切實加強種豬、仔豬調運監管工作;二是加強對豬場及環境非瘟病毒檢測;三是持續開展大清洗、大消毒。四是強化春秋兩防,實現應免盡免。
五是探索生豬價格保險,政策引導為養殖戶兜底。
今年以來,全國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豬價,生豬行業生存環境堪憂,亟待政策干預。為進一步探索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政策,綿竹市在探索建立對年出欄生豬在1500頭以上或飼養能繁母豬在50頭以上的規?;B殖場實行育肥豬價格保險工作,按投保養殖戶30%和各級財政補貼70%承擔保費的原則進行生豬價格保險探索。生豬價格保險的探索,充分地為養殖戶養殖收益進行了兜底,引導綿竹市養殖業平穩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