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金秋時節,菊黃蟹肥,當涂縣湖陽鎮的蟹農迎來了收獲季。2017年,徐文杰辭去工作回到湖陽鎮創立安徽一對活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網上售蟹較早的人。素有“中國貢蟹之鄉”美譽的當涂縣湖陽鎮盛產優質螃蟹,近些年來,隨著生態養殖的推廣,湖陽河蟹品質大幅提升。走進湖陽鎮馬鞍山市蟹中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籠籠螃蟹在50多名女職工手中很快被“大卸八塊”。“這里是粗加工車間,將蟹黃、蟹肉、蟹膏剝出,分類包裝……”女職工陶三英說,“這活不算累,每天能賺200多元。該公司創始人祖萬青也是出身于蟹農之家的“90后”小伙,他的公司專門生產銷售蟹肉、蟹黃等產品。如今的當涂縣,以徐文杰、祖萬青等為代表的“青農人”,開拓線上銷售渠道,為螃蟹產業壯大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金秋時節,菊黃蟹肥,當涂縣湖陽鎮的蟹農迎來了收獲季。當涂縣城“一對活寶”螃蟹專賣店里,“90后”小伙徐文杰從早到晚忙碌不停。“湖陽鎮的優質蟹通過線上銷往長三角、京津冀和廣東、廣西等地,每天營業額達7萬元。”徐文杰自豪地說。
2017年,徐文杰辭去工作回到湖陽鎮創立安徽一對活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網上售蟹較早的人。“那時全省都在搞電商進農村,縣里組織培訓班,成立了電商服務中心給我們提供場地、物流配送、直播設備等服務,還申請到15萬元創業貸款。”徐文杰介紹,幾年的發展,湖陽鎮螃蟹已“爬上”天貓、京東等網銷平臺,公司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為了打造品牌,走“精品蟹”路線,徐文杰與湖陽鎮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訂單螃蟹”合作機制,形成“電商企業+線下門店+養殖基地+合作社+農戶”新型運營模式。如今,均慶河蟹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有社員100多戶,水面6000多畝,占全鎮可養殖水面的十分之一。在徐文杰的帶動下,湖陽鎮許多在外打工青年紛紛返鄉創業,全鎮從事螃蟹線上銷售的年輕人有300多人。
素有“中國貢蟹之鄉”美譽的當涂縣湖陽鎮盛產優質螃蟹,近些年來,隨著生態養殖的推廣,湖陽河蟹品質大幅提升。據介紹,全鎮河蟹養殖面積6萬畝,年產量4000噸,有100多家河蟹產銷企業和養殖合作社,該鎮農民來自河蟹產業的收入占總收入的79.6%。
走進湖陽鎮馬鞍山市蟹中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籠籠螃蟹在50多名女職工手中很快被“大卸八塊”。
“這里是粗加工車間,將蟹黃、蟹肉、蟹膏剝出,分類包裝……”女職工陶三英說,“這活不算累,每天能賺200多元。”
該公司創始人祖萬青也是出身于蟹農之家的“90后”小伙,他的公司專門生產銷售蟹肉、蟹黃等產品。“現在線上線下一起銷售,訂單不斷,去年共加工20萬公斤螃蟹,產值500多萬元,今年預計突破千萬元。”祖萬青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建設了5000平方米的新廠區,從事螃蟹深加工,投產后將帶動上百人就業。”
近年來,湖陽鎮圍繞螃蟹養殖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逐步形成,冰庫、物流、香草種植、制冰、箱盒制作、養殖工具制造等相關服務業以及加工業迅速發展,從業人員數量激增。同時,該鎮建有7.3萬平方米的水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為全鎮養殖戶和相關企業在土地流轉、蟹苗購進、技術服務、成品加工銷售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蟹產業”逐漸成為該鎮引領農村經濟發展、致富農家的大產業。
如今的當涂縣,以徐文杰、祖萬青等為代表的“青農人”,開拓線上銷售渠道,為螃蟹產業壯大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新的銷售方式激活了上下游產業鏈,傳統螃蟹養殖煥發新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