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目前正是第一批豆杯的成熟季節,每天都有300多件打包發往大灣區,每件6公斤。記者看到,工人先是將采摘后的豆杯第一時間用遮光無紡布包好再裝筐,然后運到公司大型冷庫進行打冷處理。在豆杯種植地,除了采摘的農民,還有一群技術員在“巡診”。
10月28日,記者走進賀州市八步區鋪門供港蔬菜基地,只見菜農們在忙著采摘新鮮的豆杯、打包裝車,然后運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豆杯是豆苗最鮮嫩的部分,營養價值很高,深受粵港澳市民的青睞,已成為熱銷蔬菜。
“目前正是第一批豆杯的成熟季節,每天都有300多件打包發往大灣區,每件6公斤。再過一段時間進入高峰期,可向大灣區市場日發近900件豆杯。”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負責人李林介紹,基地年產豆杯75萬多公斤,產值1.05億元以上。
記者看到,工人先是將采摘后的豆杯第一時間用遮光無紡布包好再裝筐,然后運到公司大型冷庫進行打冷處理。李林說:“經過打冷處理的豆杯可以最大程度鎖住水分,再經過全程冷鏈物流配送,就像剛從地里采摘的一樣新鮮。”
“平臺利用一物一碼技術生成獨一無二的二維碼、條形碼及14位碼,市民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即可查看農產品從田間生產、加工檢測到包裝物流的全程溯源信息。”賀州市正地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蕊說,公司通過打造智慧農業云平臺,建立溯源機制,讓豆杯從田間到市場全程可控、可溯源,保證供港食品安全。
在豆杯種植地,除了采摘的農民,還有一群技術員在“巡診”。廣西八步豆杯科技小院技術員說:“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實地查看豆杯的產量與長勢情況,結合菜農遇到的實際種植情況,提出適度施肥等舉措,幫助菜農解決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去年11月30日,豆杯科技小院在鋪門鎮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落地,這是賀州市首個獲得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技小院聯盟批準建成的科技小院。
八步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升華介紹,今年以來,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豆杯制定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對農戶提供的個性化服務,編寫農事清單,手把手指導生態種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