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輕輕一按,打開水簾系統降溫,啟動外膜通風,噴出的水通過地下排水溝自動排出。“建立‘公司+農戶’模式后,實現了統一制種、工廠化制棒,越夏期養菌也在公司里完成。標準化生產的同時,農戶種植的香菇銷路也不愁。20筐,200公斤,1600元。魯山縣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香菇種植的“黃金地區”。在位于庫區鄉權村的河南吉爾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袋袋香菇精調味料走下生產線。截至目前,魯山縣已培育堯榮菌業等食用菌龍頭企業(基地)369家。
輕輕一按,打開水簾系統降溫,啟動外膜通風,噴出的水通過地下排水溝自動排出。在魯山縣瓦屋鎮土橋村香菇種植示范基地,該村村民韓斌正在大棚里采摘新鮮的香菇。
韓斌坦言,原來他們買的菌棒都是自己養菌,香菇要越夏,溫度不能超過30攝氏度,因為技術條件達不到,很多菌棒都壞掉了,損失不小。
“建立‘公司+農戶’模式后,實現了統一制種、工廠化制棒,越夏期養菌也在公司里完成。賣給農戶的菌棒可以直接出菇,大大縮短了培育周期,也降低了農戶承擔的風險。”魯山縣堯榮菌業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張杰說。
標準化生產的同時,農戶種植的香菇銷路也不愁。
20筐,200公斤,1600元。瓦屋鎮馬老莊村村民杜格格卸下剛剛采摘的香菇,經過分揀、稱重,就拿到了一沓鈔票。杜格格今年種了5個棚的香菇,除去成本,每個棚凈收益在1.2萬元以上。
“公司與農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農戶使用公司生產的菌棒,公司回收農戶種植的香菇,公司冷藏基地16座冷庫可以滿足周邊十幾個鄉鎮香菇的儲存。”瓦屋鎮鄉村振興辦主任郝飛介紹,冷藏基地還解決了十幾名脫貧人口的就業,每人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魯山縣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香菇種植的“黃金地區”。近年來,隨著香菇產量與日俱增,魯山延伸香菇產業鏈,向深加工要效益。
在位于庫區鄉權村的河南吉爾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袋袋香菇精調味料走下生產線。河南吉爾木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魯吉學說,公司每年可生產香菇精調味料100噸,遠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地。
截至目前,魯山縣已培育堯榮菌業等食用菌龍頭企業(基地)369家。“脫貧摘帽后,魯山縣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把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中之重,全縣25個鄉鎮有23個發展食用菌種植,年種植食用菌3.8億袋,年產值45億元以上,食用菌產業還帶動4.5萬多人在家門口就業。”魯山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魏建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