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為促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由市農業農村委指導,上海農業展覽館舉辦“2021年上海新大米銷售月活動”。據市農業農村委統計,上海大米市場年需量在250萬噸,上海郊區總產能在50多萬噸?;顒蝇F場氣氛歡樂喜慶,上海早熟新大米擺放整齊,引人注目。如今,市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上海早熟新大米在這幾年的發展中也持續改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為促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由市農業農村委指導,上海農業展覽館舉辦“2021年上海新大米銷售月活動”。
據市農業農村委統計,上海大米市場年需量在250萬噸,上海郊區總產能在50多萬噸。今年早熟新大米種植面積約3.3萬畝,國慶前夕可供地產優質國慶新大米約9000噸,基本滿足市民假日嘗鮮需求。
據悉,“上海新大米”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鮮、優、早——在種植上注重低碳綠色,大幅減少農藥化肥使用,生態安全“鮮”人一步;精挑細選本地大米,生產種植過程嚴格把控,品質“優”;全年生育期短、大米上市“早”。
活動現場氣氛歡樂喜慶,上海早熟新大米擺放整齊,引人注目。煮熟的新大米一開蓋,聞之香氣撲鼻、觀之色澤剔透、食之香甜軟糯,吸引參與者紛紛前來品嘗。
如今,市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上海早熟新大米在這幾年的發展中也持續改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上海已形成以“松早香1號”、“滬早香軟1號”為主要品種支撐的優質國慶稻米產業。“松江大米”“崇明大米”“光明早軟香”“閔田悅禾”“蛙稻米”“米老板”“外岡”“東灘綠港”等一批標志性地產大米品牌已脫穎而出。
市農業農村委產業發展處處長石達祺說,稻米文化源遠流長,上海高度重視大米品牌化發展,從“賣稻谷”到“賣大米”舉措初見成效。上海已經連續五年組織開展上海早熟新大米產銷對接活動,讓大米加工廠和經銷商有奔頭,為市民提供好口福,達到產銷兩端齊發力,線上線下共推介的效果。
據介紹,為推進地產農產品產銷對接、拓寬“上海新大米”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時提升市民體驗,2021“上海新大米”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自9月25日至10月31日,上海新大米將在盒馬APP、魚米之鄉小程序、建行悅生活、本來生活網等線上電商平臺開展促銷宣傳活動,并在盒馬上海地區46個門店、魚米之鄉體驗店、城市超市7個門店進行銷售;此外,線下門店還有試吃體驗和滿額發放贈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