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稻漁綜合種養“雙豐收”
2021/9/15 8:54:00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作者: -
編輯:阿樂
【概要】金秋時節,辰溪縣仙人灣稻漁種養示范基地,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一季稻開鐮,禾花魚開捕,大人小孩笑逐顏開。穩糧的關鍵在“稻”。增收的關鍵在“漁”。壯大產業鏈,延伸效益鏈。
金秋時節,辰溪縣仙人灣稻漁種養示范基地,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一季稻開鐮,禾花魚開捕,大人小孩笑逐顏開。農民肖家義高興地說:“種生態稻,養禾花魚,畝產糧過千斤,增收逾千元,真是‘稻魚雙豐收’。”
近年來,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開展稻漁穩糧增收促進行動,支持建設安鄉、南縣、臨湘、大通湖等10個稻漁綜合種養示范縣(市、區),啟動湘東、湘南、湘西高山禾花魚綜合種養優勢帶建設,推動洞庭湖區稻蝦產業升級,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近500萬畝,居全國前三位。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稻田水產品產量39.59萬噸,同比增長6.42%。
穩糧的關鍵在“稻”。在一季稻區發展高山禾花魚,省里篩選適宜山地梯田種植的優質稻品種,組裝推廣稻漁共生水稻高產技術,實現單產過千斤。在洞庭湖區,嚴格要求稻漁綜合種養溝凼比例不超過10%,確保水稻穩面積、穩總產。
增收的關鍵在“漁”。省里組織水產專家辦點示范,在南縣、漢壽開展“稻-蝦”“稻-鱉”“稻-鱔”模式示范,在辰溪、通道開展“稻-金背鯉”示范,在長沙開展“稻-甌江彩鯉”“稻-澳洲小龍蝦”示范,推動稻漁綜合種養邁向規?;?、標準化。
壯大產業鏈,延伸效益鏈。精細加工稻蝦米、稻蛙米、稻鴨米,打響高山禾花魚品牌,舉辦禾花魚節,農旅融合帶動農民增收。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處處長王元寶稱,湖南堅持穩糧增收的原則,處理好“稻—漁”“糧—錢”“一產業和三產業”的關系,持續推動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

熱點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