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來臨之際,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交流培訓班在松原市舉行。在吉林省雙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內,大家實地觀摩稻田養蟹。
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來臨之際,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交流培訓班在松原市舉行。來自省農業農村廳及全省各地致力于糧食增產增效研究實踐的專家學者和農村一線科研工作者、種糧大戶等100多人參加。
在吉林省雙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內,大家實地觀摩稻田養蟹。據介紹,稻田中養殖中華絨毛蟹,可以控制雜草、減少病蟲害,所產的蟹,肉黃肥嫩鮮美、營養豐富,是餐桌上的高端食材。一只蟹苗從春天投放到秋天收獲,在稻田中體重增加130倍到150倍,是水產養殖中增重最迅速的種類之一,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中華絨毛蟹是遠勝于人工除草的‘清道夫’,在稻蟹共生種養的環境中,蟹清除田中雜草,吃掉害蟲,排泄物用以肥田,既改善了水質條件,又大幅度提高稻谷的質量,一個生態農業圈就此形成。”雙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近年來,松原市高度重視漁業發展,提出以生態保護和農業多功能開發為重點,加快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轉型升級,傾力打造具有松原特色的漁業產業發展思路。目前,全市共有國營漁場4家,水產養殖企業156個,共建成農業農村部健康養殖示范場27家,查干湖現已成為全國高知名度的大水面生態漁業與生態旅游發展典范。松原市漁業產量和產值多年來一直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5.08萬噸,實現漁業總產值11.5億元。松原市現有稻田162萬畝,水利設施和田間灌溉工程配套完善,適合發展稻漁綜合種養。近年來,在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松原市積極示范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技術,年推廣面積7.2萬畝。實踐證明,稻漁綜合種養是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經濟的有效載體,是創建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重要途徑,是增加產業效益和農民收入、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
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依托資源優勢,將稻田中養殖中華絨毛蟹納入特色產業發展布局,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穩糧增漁、糧漁雙贏”的良好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