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我們的‘天馬’要‘奔騰’了。馬產業是昭蘇縣重要的支柱產業,2020年產值達6億元。同時,《方案》對加強傳統農耕文化挖掘,講好地理標志農產品歷史故事,叫響區域特色品牌提出了要求。同時,推動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另一方面,《方案》項目堅持先批后建的原則,2022年6月底前組織完成所有項目驗收。
“我們的‘天馬’要‘奔騰’了。”8月2日,在昭蘇縣,正向游客介紹馬文化和馬產業資源的昭蘇縣天馬旅游文化園副總經理康祖良,聽到自治區制定實施《2021年自治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與發展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項目中有“昭蘇天馬”時,難掩喜悅之情。
馬產業是昭蘇縣重要的支柱產業,2020年產值達6億元。通過品種改良,目前,昭蘇縣10萬匹良馬種群品質越來越好,為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同時,馬文化已融入昭蘇縣全域旅游中。自治區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與發展項目的實施,為推動新疆農業特色產業快速發展,農牧民增收發揮著積極作用。
打造“疆字號”產品
根據《方案》,本次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將利用1年左右時間,支持5個地域特色鮮明、發展潛力大、市場認可度高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建設。使其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生產標準化、產品特色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字化水平有效推進,打造“疆字號”農產品。
2021年,自治區有5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啟動實施保護工程,其中種植產品項目4個、畜牧產品項目1個,包括吉木薩爾縣“吉木薩爾白皮大蒜”、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木壘鷹嘴豆”、民豐縣“安迪爾甜瓜”、疏附縣“疏附木亞格杏”、昭蘇縣“昭蘇天馬”。
同時,《方案》對加強傳統農耕文化挖掘,講好地理標志農產品歷史故事,叫響區域特色品牌提出了要求。
四個方面發力
根據《方案》,在增強綜合生產能力方面,支持區域特色品種繁育基地建設,加強特色品種繁育選育和提純復壯;支持核心生產基地建設,改善生產設施條件及配套倉儲保鮮設施條件,保護特定產地環境,推行綠色化、清潔化生產模式,提高地理標志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
在提升產品質量和保持特色品質方面,強化地理標志農產品質量控制和特色品質保持,優化并嚴格落實生產技術規程,建立健全產業標準體系;開展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培訓,加強標準實施應用和示范推廣,推動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
在加強品牌建設方面,深入挖掘傳統農耕文化,講好地理標志農產品歷史故事;支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提高品牌認知度和市場競爭力,促進品牌溢價。
同時,推動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利用國家和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圍繞產品生產、營銷、監管、服務等信息化、智能化,實現產品全程可追溯。
兩方面注意事項
一方面,《方案》對建設條件提出了要求:一是產品特色突出,文化內涵豐富,區域優勢明顯,產業鏈條完善,品牌影響較大,示范帶動力較強。二是建立按標生產督導制度,對產品生產管理規范有效,監督、指導、服務措施到位,三年內未發生過重大質量安全事件。三是實施主體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規范用標、帶標上市,在產品營銷環節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能有效帶動農戶增收。
另一方面,《方案》項目堅持先批后建的原則,2022年6月底前組織完成所有項目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