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進入8月,新疆的小麥夏收已經基本結束,收儲入倉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展開。盡管新疆夏糧產量在全年糧食生產中占比不足40%,但夏糧喜獲豐收,且產量創歷史新高,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另一方面,夏糧豐產豐收,有利于穩定農產品價格,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過去,農業被看作“看天吃飯”的營生。吃飯,是天大的事。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萍际羌Z食生產的助推劑。農民是糧食生產的主力軍。當然,我們也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鋪張浪費是破壞糧食安全的頭號敵人,必須時刻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傊?,盡管新疆夏糧生產喜獲豐收,但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頭腦,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
進入8月,新疆的小麥夏收已經基本結束,收儲入倉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展開。根據2021年上半年“開局”情況新聞發布會披露的信息,2021年新疆夏糧預計產量達到628.1萬噸,創下了歷史新高,比2020年同期增長7.7%。
盡管新疆夏糧產量在全年糧食生產中占比不足40%,但夏糧喜獲豐收,且產量創歷史新高,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一方面,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夏糧的豐產豐收,不僅為全年糧食生產平穩增長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增強新疆糧食自給自足能力,也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夏糧豐產豐收,有利于穩定農產品價格,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長期以來,新疆糧食生產一直保持自給自足,略有盈余。在全球食品價格受疫情影響“漲聲一片”的背景下,無論是新疆還是國內其他省份糧食生產保持平穩,有利于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既能保障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也能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過去,農業被看作“看天吃飯”的營生。不過,新疆的夏糧能夠實現連年豐收,不僅是“天幫忙”,更在于“人努力”。
這些年來,自治區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實行黨政同責,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涉農舉措,嚴格抓好國家對糧食生產各項扶持政策在新疆的落實落地落細,持續增強農民種糧意愿,為夏糧乃至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提供了可靠保障。
從技術層面看,2021年夏糧生長期內,新疆光溫水匹配較好,墑情適宜,加之各地加強田間管理,加大病蟲害防控力度,增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持續推動夏糧單產提升……這些因素都是夏糧喜獲豐收的重要支撐。
吃飯,是天大的事。中國有14億多人口要吃飯,這是最大的國情,在新疆,同樣需要把解決好吃飯問題擺在首要位置。糧食安全不僅是治國安邦的大事,也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無論在任何時候、無論面對任何挑戰,都必須穩住農業生產,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必須嚴守耕地紅線,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好耕地。近年來,新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這與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嚴格保護好耕地資源,才能切實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必須把關系人民群眾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繼續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
科技是糧食生產的助推劑。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必須提升科技對糧食安全的支撐能力。我們必須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既要持續強化科技對壯大特色農業產業的支撐,打好“種業翻身仗”,持續優化種植技術,提升農產品品質;也要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糧食生產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
農民是糧食生產的主力軍。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必須持續提高農民種糧收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們必須堅決落實好中央各項農業補貼政策,落實好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統籌實施好玉米等生產者補貼政策,穩定農民收益預期,給農民吃上“定心丸”。同時,要培育好新型經營主體和多元化服務主體,積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構建好“輔之以利、輔之以義”的保障機制,切實解決好“誰來種地”的問題。
當然,我們也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鋪張浪費是破壞糧食安全的頭號敵人,必須時刻抵制“舌尖上的浪費”。特別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食品價格帶來的擾動,更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多環節、系統化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同時,在消費環節大力倡導科學文明的消費方式,營造“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建立制止餐飲浪費的長效機制,對浪費行為堅決說“不”。
總之,盡管新疆夏糧生產喜獲豐收,但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頭腦,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確保糧食安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