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當前,天津市大部分地區玉米進入雌雄穗分化和產量形成關鍵時期,技術人員提出四項技術措施。
為深入貫徹全國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推進視頻會會議精神、全力推進實施“奮戰100天抗災奪秋糧豐收行動”、落實全國農技中心關于加強防災減災技術指導服務奮力奪取秋糧豐收的通知和市委市農業農村委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的通知,天津市農業中心把防災減災作為近期重點工作,早研判、早謀劃、早動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生產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全力以赴做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今年秋糧豐收。
由于受臺風“煙花”的影響,個別地區遭遇暴雨到大暴雨,部分農田出現不同程度的短時積水和淹泡,對玉米等作物生長極為不利。近日,市農業中心種植業部會同靜海區和濱海新區深入靜海區臺頭鎮、獨流鎮、濱海新區小王莊鎮、太平鎮等4個鎮5個村開展雨后玉米等作物管理技術指導服務,并發放防災減災技術手冊60余本。
當前,天津市大部分地區玉米進入雌雄穗分化和產量形成關鍵時期,技術人員提出四項技術措施。一是迅速排澇。如田間出現積水,應迅速組織排澇。排澇后應及時補充速效肥料和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盡快恢復正常生長。二是倒伏管理。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之前倒伏的,不用人工扶正。進入抽雄散粉期的玉米發生倒伏的,必須進行人工扶正、培土固定。授粉后玉米果穗以上莖節發生折斷的植株,應及時割除折斷部分;授粉后玉米果穗以下莖節發生折斷比較嚴重的地塊,如果可以作為青貯飼料,應及早收獲。三是病蟲草害防治。密切監測玉米病蟲害,特別是草地貪夜蛾。四是絕收地塊補救。小喇叭口-抽雄期的絕收地塊,應及時搶種生育期較短的綠豆、豇豆、鮮食大豆等作物,底肥需減半施用;后期絕收的地塊,要及早清理田間,整地備播,為下季作物播種創造良好條件。
市農業中心在落實好防災減災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扎實推進“奮戰100天抗災奪秋糧豐收行動”,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著力提高農技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以實際行動助力玉米等作物生產,在防災減災保豐收中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在為農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貢獻力量。
